攻打不接壤的野外要塞需要提前做好兵力部署和行军规划。由于目标要塞与己方领地不相连,必须通过中转要塞或临时建立的驻军要塞缩短行军距离。校场等级需达到四级确保可同时派出四支部队执行任务,主力部队兵力建议4000-5000,补刀部队2000左右,另需两队攻城值高的武将带队,兵力各1000以上。在目标要塞附近建立临时驻军要塞是核心策略,既能缩短行军时间,又能作为攻城队的驻扎点。
攻打过程中需精确计算部队行军时间差。主力部队出发后,根据其剩余到达时间安排补刀部队出征,例如主力剩余9分钟到达时,补刀部队若需12分钟则应立即出发,确保两者攻击间隔不超过5分钟。守军被击败后有30分钟无法恢复的攻城窗口期,立即派出攻城部队拆除200点城防值。每次攻城会触发600兵力的临时守卫,因此攻城队需保留基础兵力避免意外战损。
要塞守军由两支LV4部队组成,总兵力约8000-12000且不受距离影响。攻打前建议先派侦察队确认守军配置,避免因情报不足导致失败。主力部队需具备独立击败两支4级守军的能力,武将搭配优先选择刘曹孙等经典组合。补刀部队可选择甘宁、卢植等高性价比武将,攻城队则推荐木鹿大王、于禁等攻城值突出的角色。所有部队应从驻军要塞出发,确保行军路线最短化。
占领后的要塞可作为战略中转站,支持后续远程作战。在要塞内可进行野外征兵,资源消耗与城内相同但时间受主城募兵所等级影响。若用于防守,需及时建造城墙和防御设施,位置选择应靠近高级资源地或战争前线。注意要塞占领后需维持周边领地连接,否则可能因断连失去功能。整个攻打过程强调部队协同与时间把控,任何环节延误都可能导致守军恢复而前功尽弃。
最终战术要点在于建立前线据点实现兵力投送,通过精确的时间管理完成多部队接力攻击。这种打法虽需较多准备,但能有效突破领地限制,为远距离扩张提供战略支点。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调整,优先保障主力与补刀部队的衔接,其次才是攻城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