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断敌我力量对比的核心在于综合分析兵力配置、科技等级、资源储备和地形优势。首先需通过侦察手段获取敌方部队构成,重点关注歼击机、火箭炮等高威胁兵种的数量及等级,同时对比己方同类兵种的攻防数据。科技差异直接影响兵种属性加成,需对比双方陆军科技、燃烧引擎等关键技术的等级差距。资源储备决定持续作战能力,若敌方拥有大量卡车采集队或海军资源城,其长期消耗战优势将更明显。
地形因素在力量评估中常被忽视但至关重要。217城若处于山地或沙漠地形,需重新评估双方兵种的适应性,例如装甲部队在沙漠中机动性下降,而火箭炮在开阔地带射程优势会被放大。同时需注意敌方是否利用防御建筑形成地形联动,如炮塔与碉堡的交叉火力覆盖范围。城防设施的等级和类型也需纳入计算,高级防空塔会显著削弱空军突袭效果。
军官属性与技能等级是隐藏的实力变量。通过战斗记录或间谍功能观察敌方军官的军事、学识数值,尤其关注81级以上军官的5级技能效果。若敌方拥有铜墙铁壁或盟军将星等组合技加成,需相应调整对其防御力的预估。己方军官的潜力和星级也需同步优化,通过洗点和升星缩小属性差距。
交战初期通过小规模接触战测试敌方反应模式,记录其部队调动速度和战术偏好。若发现敌方频繁使用等待指令获取先手优势,或快速切换攻防阵型,则表明存在高水平指挥。同时监测敌方资源消耗速率,当出现采集队频繁调动或工厂加速生产时,可能预示其准备发动总攻。